歡迎報考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
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簡介
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是學校底蘊深厚、后發優勢突出的教學研究型學院。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組建的西安礦業學院基礎部化學教研室和1989年組建的西安礦業學院礦產研究所。2003年在原材料工程系化學教研室、化工教研室和礦物加工工程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了化學與化工系,2008年定名為化學與化工學院。
學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始于1996年,同年獲得礦物加工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,1997年招收第一屆碩士研究生,2001年獲得礦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(含礦物加工工程),并被評為陜西省重點學科(含礦物加工工程),同年獲得工程碩士(礦業工程領域)專業學位授權點,2003年獲得應用化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,2006年獲得化學工藝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,2010年獲得工程碩士(化學工程領域)專業學位授權點,2011年獲得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授予權,2017年獲得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。
目前,學院擁有陜西省優勢(重點)學科1個:礦物加工工程,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:礦業工程(礦物加工工程),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:化學工程與技術、化學,工程碩士專業學位2個:材料與化工(化學工程)、資源與環境(礦業工程)。擁有1個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(能源煤炭分質清潔轉化實驗室)和1個國土部重點實驗室(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),此外,共建有中國循環經濟工程技術、陜北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和煤炭安全綠色高效開發等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,擁有煤化工、礦產綜合利用、高分子和功能材料等7個研究所,校級創新團隊4個(煤炭分質轉化和多聯產、微生物溶煤熱動力學機理研究、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、功能炭材料的制備與應用)。
學院已形成以能源化工及礦產加工利用為特色,理工相融,多學科相互支撐的學科特色,并在煤化工、精細化學品合成、高分子化工、化工新材料、潔凈煤技術、礦物精細加工等方向優勢突出。
學院已與美國、加拿大、日本、澳大利亞、英國、德國、比利時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、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關系。在校研究生均可參加中外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。
化學與化工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學科(專業)目錄表
學科、專業名稱(代碼)
研 究 方 向
|
指導教師
|
考 試 科 目
|
|
|
|
005 化學與化工學院
|
|
|
|
|
|
化學(070300)(學術型)
學科方向:
物理化學
有機化學
高分子化學與物理
|
|
|
01 有機合成化學
|
何金梅 副教授
陳福欣 副教授
|
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14物理化學④814有機化學
|
02 金屬有機化合物的制備及性能研究
|
李侃社 教 授
汪曉芹 副教授
趙順省 副教授
楊再文 副教授
|
同上
|
03 化學熱力學與動力學
|
劉向榮 教 授
梁耀東 副教授
|
同上
|
04 膠體與界面化學
|
屈孟男 教 授
賀擁軍 教 授
賀詩華 副教授
李遠剛 副教授
申麗華 副教授
黨永強 講 師
加曉丹 講 師
|
同上
|
05 功能高分子合成與改性
|
周文英 教 授
蔡會武 教 授
褚 佳 副教授
宮 銘 副教授
|
同上
|
06 聚合物結構與性能
|
李侃社 教 授
周文英 教 授
|
同上
|
|
|
|
化學工程與技術(081700)(學術型)
學科方向:
能源化學工程
化學工藝
應用化學
材料化工
|
|
|
01 化工分離工程、過程模擬與優化
|
楊志遠 教 授
李建偉 副教授
汪廣恒 副教授
|
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2數學二④813化工原理
|
02 煤化工多聯產技術
|
周安寧 教 授
楊志遠 教 授
李建偉 副教授
王曉華 副教授
柳 娜 副教授
賀新福 副教授
汪廣恒 副教授
陳治平 講 師
|
同上
|
03 功能材料制備及應用
|
周安寧 教 授
李侃社 教 授
賀擁軍 教 授
蔡會武 教 授
周文英 教 授
張亞婷 教 授
熊善新 教 授
賀新福 副教授
汪曉芹 副教授
李 賽 副教授
蔡江濤 副教授
陳治平 講 師
加曉丹 講 師
|
同上
|
04 催化轉化新技術
|
周安寧 教 授
張亞婷 教 授
柳 娜 副教授
|
同上
|
05 煤基精細化學品合成及應用
|
杜美利 教 授
劉向榮 教 授
蔡會武 教 授
陳福欣 副教授
賀詩華 副教授
|
同上
|
06 精細化工工藝
|
賀擁軍 教 授
章結兵 副教授
何金梅 副教授
|
同上
|
07 新型光電材料與化學電源
|
張亞婷 教 授
屈孟男 教 授
熊善新 教 授
李遠剛 副教授
申麗華 副教授
趙順省 副教授
楊再文 副教授
吳伯華 副教授
褚 佳 副教授
蔡江濤 副教授
李 賽 副教授
黨永強 講 師
|
同上
|
礦業工程(081900)(學術型)
學科方向:
礦物加工工程
|
|
|
01 礦物加工理論與技術
|
杜美利 教 授
屈孟男 教 授
李 振 副教授
趙世永 副教授
楊伏生 副教授
張寧寧 副教授
于躍先 副教授
|
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2數學二④815礦物加工學
|
02 煤炭深加工理論與技術
|
杜美利 教 授
楊志遠 教 授
趙世永 副教授
楊伏生 副教授
李 振 副教授
曲建林 高 工
|
|
材料與化工(085600)(專業學位)
|
|
|
領域:化學工程
|
|
|
01催化劑制備與催化反應
|
楊志遠 教 授
賀擁軍 教 授
汪曉芹 副教授
李遠剛 副教授
柳 娜 副教授
賀新福 副教授
褚 佳 副教授
李 賽 副教授
吳伯華 副教授
黨永強 講 師
陳治平 講 師
加曉丹 講 師
周文武 副教授
|
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02數學二④813化工原理
|
02煤化工多聯產新技術及化工過程控制與優化
|
周安寧 教 授
楊志遠 教 授
王曉華 副教授
汪廣恒 副教授
賀新福 副教授
陳治平 講 師
|
同上
|
03精細化工產品開發及應用
|
杜美利 教 授
劉向榮 教 授
蔡會武 教 授
屈孟男 教 授
周文英 教 授
賀詩華 副教授
李遠剛 副教授
趙順省 副教授
何金梅 副教授
陳福欣 副教授
楊再文 副教授
蔡江濤 副教授
|
同上
|
04新型分離技術及工業水處理
|
楊志遠 教 授
申麗華 副教授
章結兵 副教授
|
同上
|
05高分子化工及高分子材料
|
李侃社 教 授
蔡會武 教 授
扈廣法 教授級高工
周文英 教 授
申麗華 副教授
熊善新 教 授
章結兵 副教授
宮 銘 副教授
蔡江濤 副教授
褚 佳 副教授
|
同上
|
06 煤化工多聯產系統節能減排分析與集成優化
|
李建偉 副教授
|
同上
|
07智能、柔性化工過程工藝包設計
|
李建偉 副教授
汪廣恒 副教授
|
|
資源與環境(085700)(專業學位)
領域:礦業工程
|
|
|
01煤及礦物分選與清潔轉化
|
周安寧 教 授
楊志遠 教 授
張亞婷 教 授
李 振 副教授
|
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02數學二④815礦物加工學
|
02礦物功能材料的制備與應用
|
周安寧 教 授
杜美利 教 授
楊志遠 教 授
劉向榮 教 授
賀擁軍 教 授
張亞婷 教 授
屈孟男 教 授
熊善新 教 授
楊伏生 副教授
|
同上
|
03高分子/礦物復合材料制備理論及技術
|
張亞婷 教 授
曲建林 高 工
|
同上
|
04礦物分選理論與技術
|
楊志遠 教 授
趙世永 副教授
李 振 副教授
|
同上
|
05礦產資源綜合利用
|
蔡會武 教 授
屈孟男 教 授
熊善新 教 授
王曉華 副教授
|
同上
|
06選礦藥劑的設計與合成
|
李侃社 教 授
劉向榮 教 授
|
同上
|
07礦物加工數學模型及應用
|
楊志遠 教 授
楊伏生 副教授
|
同上
|
報考流程
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包括網上報名與現場確認兩個階段。
(一)網上報名時間:見學校研究生院網站。考生在此期間登錄“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”(公網網址:http://yz.chsi.com.cn,教育網址:http://yz.chsi.cn,以下簡稱“研招網”)瀏覽報考須知,并按要求報名。報名期間,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,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。逾期不再補報,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。
(二)現場確認時間:以報考點規定的時間為準。考生需本人持身份證件、學歷證書(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)原件等報考材料,憑網上報名編號到網報指定地點確認網報信息和照相。報考“退役大學生士兵”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當提交本人《入伍批準書》和《退出現役證》。未進行現場確認的考生報名無效。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。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考試、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,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。
報考費按各省有關規定繳納。
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(學籍)信息進行網上校驗,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(學籍)校驗結果,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“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”(網址:http://www.chsi.com.cn)查詢本人學歷(學籍)信息。未能通過學歷(學籍)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2019年11月20日前完成學歷(學籍)核驗。
考試時間、考試地點
(一)考試時間:按教育部規定時間進行。
(二)考試地點:西安科技大學(詳見準考證)。
體檢、復試、錄取
(一)體檢安排在考生復試期間進行,具體要求在復試前通知。體檢標準:依據教育部、衛生部、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修訂的《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》。
(二)我校復試時進行專業課考試,復試形式為筆試、實踐(實驗)能力考核和面試三種相結合。
(三)我校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,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(含初試和復試)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、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確定錄取名單。錄取考生于2020年秋季入學。
學習方式、學制、就業方式
(一)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。
(二)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3年,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3年基本學制基礎上可適當延長修業年限(具體以學校文件為準)。
(三)就業方式
就業方式分為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兩種類型。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業;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就業。畢業就業手續按有關政策辦理。
學費及獎助體系
(一)學費遵照國家及陜西省政府統一規定標準收取,8000元/生·年。
(二)學校通過設立碩士研究生優秀新生獎學金(招考獎學金、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獎學金)、國家獎學金、國家助學金、學業獎學金、助學貸款、三助崗位、綠色通道等制度,建立多元獎助體系,為碩士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,具體獎助評選辦法以學校當年下發的文件為準。
信息查詢、聯系方式
(一)西安科技大學主頁:http://www.xust.edu.cn
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院主頁:http://yjs.xust.edu.cn
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主頁:http://www.spectrum-usa.com/
(二)化學與化工學院招生辦公室聯系方式
聯系電話:029-85583183
聯系人:朱老師